文/陳曉文蘇允愛(北京大學(xué)第六醫(yī)院)
(資料圖)
“6.18”購物節(jié)熬夜下單買的商品,小伙伴們都收到了嗎?面對大大小小堆成山的包裹,有沒有喜憂參半的感覺?拼手速下單的時候超級開心,但看看去年雙十一屯的面膜還沒用完,有的衣服、鞋子自從買回來甚至還沒穿過,護膚品、彩妝擺了滿滿一梳妝臺……本來精打細算圖的是便宜,買的是快樂,但買回來的東西用不上反而占地方、白花錢,不免有些沮喪。
別急,看了下面的文章,了解了“買買買”背后的“情緒價值”,明白什么是“機會成本”,你就會慢慢回歸理性消費。
研究證明
購物快樂又減壓
“下單的時候我想到的都是我使用它的場景,沒用的東西誰會買呢?但往往大部分東西都是沒用的,有的快遞甚至拆都沒有拆開過就被放在了一邊”。小A說道。
小B:“買東西能讓我開心啊,有沒有用不重要!”
小B的說法反映了很多年輕人的購物心態(tài)。如果購物不是為了買到“有用的”東西,那么背后一定有一些其他的動機。正如小B所說,購物也承載了人們很多“情緒價值”。
試想,我們辛辛苦苦上班累了一天回到家,躺在床上隨意翻看著購物軟件,突然刷到了心儀已久的不貴但用處不大的物件。之前一直沒有下單是因為“這東西可買可不買,還是別買了”,但今天不一樣,如此疲憊就想買了這個東西安慰一下自己,“花點小錢,換自己開心,值得!”
購物可以調(diào)節(jié)情緒是有科學(xué)依據(jù)的。購物能促進大腦分泌快樂激素——多巴胺,啟動了大腦內(nèi)部的獎賞回路,因此,我們在購物時天然地能感受到愉悅。
另一方面,購物會讓人體驗到掌控感,從而可以釋放壓力。美國密歇根大學(xué)的營銷學(xué)助理教授斯科特·里克發(fā)現(xiàn),零售療法是真實存在的,這雖然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心理治療方法,但在做出“買或不買”這樣的選擇時,悲傷的人們能夠釋放情緒,恢復(fù)對生活的一些控制感,從而感受到快樂。
超三成兒購物成癮者
有抑郁傾向
縱然購物讓人快樂,但是“沉迷購物”卻會給不少人帶來痛苦,現(xiàn)代生活習(xí)慣可以說是對我們伸出了罪惡的手,對我們的小錢錢圍追堵截。
有種說法是移動支付不普及的時代,人們拿著錢包,看著它一點點癟下去,手上捏著的錢一點點變少,大腦中處理痛覺的島葉部分會發(fā)出疼痛的信號,正所謂“花錢花到肉疼”。但,當(dāng)移動支付讓我們失去了對錢的感知,對于數(shù)字變化并不敏感的人就會發(fā)現(xiàn)錢財?shù)牧魇Р⒉粫屗麄儍?nèi)心立刻產(chǎn)生波瀾。直到最后年底想起來,今年也算是“來也空空,去也空空”,才會后知后覺地后悔不已。
近年來不少人還患上了一種新型的疾病,強迫性購物癥,“剁手成癮,不買不行”。之所以作為疾病受到關(guān)注,是因為和毒品一樣,上癮了的人們并非出于自愿,而是行為失控,并在事后感受到悔恨,嚴重者會抑郁。
行為學(xué)家的一項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31.9%購物成癮的人都有抑郁癥的傾向。該研究總結(jié),花錢過后的負罪感是致病的罪魁禍首,它會帶來低自尊、尷尬情緒、焦慮等諸多負面情緒,并且過度花銷帶來的經(jīng)濟負擔(dān),也會給人們持續(xù)帶來壓力,進一步加劇心理問題。
不止是花錢
還消耗了“機會成本”
那么,如何克制自己失控的物欲呢?方法自然有很多,無論是記賬,還是把添加到購物車的物品“靜置”幾天,想改變的話自然能找到很多建議。但控制的前提,是知道自己的行為是“失控”的,中老年人面對的生活成本更大,因而大部分都會謹慎地消費,需要重視過度購物對自己的人生產(chǎn)生影響的,是90后00后年輕人。
拿90后舉例,某電商平臺曾出過一份關(guān)于年輕人的消費生活報告,其中顯示,在中國近1.7億90后中,開通消費信貸服務(wù)的人數(shù)超過了4500萬,也就是說平均每4個90后就有1個擁有“花明天的錢”的需求。
我身邊沒有幾個年輕人是守財奴,更多人是愛錢但更愛花錢,明知道超出了自己的能力,但還是忍不住“剁手”,隔三差五安排幾個娛樂局,一年的存款給了一趟說走就走的旅行,有年輕朋友曾言之鑿鑿地說,如果不能花想花的錢,怎么體會人生的恣意瀟灑?
確實,購物本身并不是一無是處,也可以帶給我們快樂。很多人也沒有達到購物上癮、自我厭惡、經(jīng)濟崩潰的程度。但對于年輕人來說,值得警醒的代價是,這些花出去的錢,也是我們不能花錢買另一些東西的“機會成本”。沒人喜歡摳摳搜搜過日子,但如果有想實現(xiàn)的夢想,想花錢給自己買見識,買能力,我們就得從省下每天一杯的奶茶錢,少去一次酒吧,每次沖動購物時的克制開始。
購物令人愉悅,但那也只是愉悅的一種,每一筆花出去的錢,都是一次選擇,希望我們都能做出更好的選擇。
關(guān)鍵詞: